当前位置: | 首页 | >>通知公告 |
关于开展学校2020年教学能力比赛的通知
发布者:李娟 发布时间:2020-10-23 阅读:次
学校各部门:
为进一步加强我校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学质量,提高教师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平,并做好参加上级比赛准备。现组织开展学校2020年教学能力比赛,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以赛促建"的总体思路,引导学校和教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推进"三全育人",落实"课程思政"要求;引导学校师生更好适应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需要,持续推进国家教学标准落地,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引导学校持续深化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持续提升学校在新形势下常态化改进教育教学管理的能力,促进育训结合、书证融通,推进高水平、结构化教师教学团队在信息技术应用、团队协作等方面的水平,构建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改进的良好生态。
二、比赛要求
重点考察教学团队(2~4人)针对某门课程中部分教学内容完成教学设计、实施课堂教学、评价目标达成、进行反思改进的能力。
1.教学内容。立足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落实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对接职业标准(规范)、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等,关注有关产业发展新业态、新模式,结合专业特点,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工匠精神、职业道德等内容。实训教学内容应基于真实工作任务、项目及工作流程、过程等。
2.教学设计。依据学校实际使用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选取参赛教学内容,进行学情分析,确定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过程,合理应用技术、方法和资源等组织教育教学,进行考核与评价,持续开展教学诊断与改进。专业课程应基于工作任务进行模块化课程组织与重构,采用强化能力培养的项目化教学等行动导向教学方法。
3.教学实施。教学实施应注重实效性,突出教学重难点的解决方法和策略,实现师生、生生的深度有效互动,关注教与学全过程的信息采集,并根据反映出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注重合理使用国家规划教材。专业课程应积极使用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引入典型生产案例;实训教学应运用虚拟仿真、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等信息技术手段以及教师规范操作、有效示教,提高学生基于任务(项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育学生的职业精神。
三、比赛分组
1.公共基础课程组:参赛作品应为公共基础课程中不少于12学时连续、完整的教学内容。应依据教育部最新印发的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有关要求,进行教学设计与实施,并与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以及省定教材有关内容相对应。其中公共基础课程设德育、语文、数学、英语、体育、物理等6个组别。
2.专业技能课程组:参赛作品应为专业核心课或专业(技能)方向课中不少于16学时连续、完整的教学内容。比赛内容应依据教育部最新印发的专业目录、专业教学标准,以及我省已颁布的中等职业教育和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核心课程标准。
四、参赛作品及材料
教学团队选取某门课程在一个学期中符合要求的教学任务作为参赛作品,完成教学设计,组织实施课堂教学。教学内容要符合教育部印发的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中的有关要求,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内容应突出思想性、注重基础性、体现职业性、反映时代性;专业(技能)课程教学内容应对接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教材的选用和使用必须遵照《职业院校教材管理办法》等文件规定和要求。鼓励推荐落实中职公共基础课程标准、体现课程思政和劳动教育要求、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和生源特点实施教学、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效果良好的参赛作品。
1.报名方式:建议以教学团队组建报名。
2.参赛资料:
所选课程内容符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的要求,参赛选手提交12或16规定课时教案、教学实施报告、教学实录视频(3~4段视频,课堂实录视频每段时长8~15分钟,总时长控制在35~40分钟,每位参赛者必须有独立的教学实录)。
五、报名要求
1.参赛团队需提供每位成员的实录视频和全套参赛资料(教案、教学实施报告、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和视频),所有文档材料均要求规范、简明、完整、朴实,以PDF格式提交,每个文件大小不超过100M。所上交资料必须完整。
2.由系部初评,按制作质量进行排序,并填写汇总表(附件1),于12月25日前按部门将所有材料和初评结果打包上交给教务处李娟老师。
3.学校所有专职教师和双肩挑教师必须参加。
六、作品要求
各赛项所有参赛作品思路与设计均为原创,不得侵犯他人著作权,作品如引起知识产权异议和纠纷,一切责任由参赛者承担。
课堂实录视频须采用单机方式全程连续录制(不得使用摇臂、无人机、虚拟演播系统、临时拼接大型LED显示屏等脱离课堂教学实际、片面追求拍摄效果、费用昂贵的录制手段),不允许另行剪辑及配音,不加片头片尾、字幕注解,不得出现地区、学校名称。采用MP4格式封装,每个文件大小不超过200M。每段视频文件以"教案序号+教学活动名称"分别命名。
视频录制软件不限,采用H.264/AVC(MPEG-4 Part10)编码格式压缩;动态码流的码率不低于1024Kbps,不超过1280Kbps;分辨率设定为720×576(标清4:3拍摄)或1280×720(高清16:9拍摄);采用逐行扫描(帧率25帧/秒)。音频采用AAC(MPEG4 Part3)格式压缩;采样率48KHz;码流128Kbps(恒定)。
七、奖项设置
比赛设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
一等奖占参赛总人数的10%,二等奖占参赛总人数的20%,三等奖占参赛总人数的30%,其余按一定比例评定优秀奖,并择优推荐参加市和省级比赛。
教务处
2020年10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