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政策引领 |
关于进一步加强教学工作的实施意见
文章来源:教学科研处 发布者:教学科研处 发布时间:2016-12-08 阅读:次
为全面贯彻落实江苏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意见》精神,加强和改进学校教学工作,塑造良好教风、学风,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江苏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意见》,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以创建省高水平现代化职业学校为统领,以学业水平测试为抓手,以课堂教学为核心,以教学团队建设为重点,进一步完善教学管理机制,推进教风学风建设,深化教学改革,提高学校教学质量。
二、重点工作和主要任务
(一)全力加强基础课程学业水平测试工作
1、加强基础课程教学团队建设。成立语、数、外教研室,归口系部管理,各系部负责课程学业水平测试组织管理工作,教研室主任具体负责课程学业水平测试工作的组织实施。教研室主任带领团队开展学业水平测试课程的教学研究,组织编写学业水平测试课程的《学习指南》,定期开展教研活动,开展集体备课,指导学生晨读,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2、加强学业水平测试课程教学效果的过程监控。实施月考制度(实施班级排名),定期分析,相互促进,着力提高学习成效。
3、强化晚辅导的管理。实行教师轮流到班级指导学生晚自修制度,做到有记录,有效果。学校组织检查,确保学生晚自修对学业水平提高见成效。
4、实施学业水平测试成果奖励制度。制定《学业水平测试成果奖励办法》,重点关注课程成绩合格率提高,实施任教课程的教学成效与任课教师奖惩挂钩。
(二)加强专业建设
1、加强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根据学校主干专业调整变化情况,重新划分专业课程教研室,组建专业教学团队,优化主干专业师资配置,制定主干专业教师培养规划,落实专业教师的专业发展方向。
2、落实新版人才培养方案。各专业教研室要认真组织修订、完善课程标准。加强实验、实训教学环节的落实,各系部、教研室要按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的要求,每学期做好实验、实训应开和实开项目统计,教学科研处、督导处组织对各专业实验、实训教学环节落实情况进行专项检查。
3、强化专业建设的成效。各系部以教研室为单位,以技能、创新、信息化大赛竞赛、两课评比项目为重点,年初确定建设目标,实施重点突破,对于技能奖赛项目,要求师生同时参赛(没有教师组竞赛项目的除外),促进师资技能水平提高。同时要以教学成果评比、专业科技成果、单项教学竞赛为辅助,与日常教学、科研工作相结合,促进整体提高。
4、对于专业课程的教学水平测试工作,专业教研室要重点关注省学业水平测试实施方案,根据各专业的情况制定实施方案。同时,从本学期开始,学校将对主干专业理论课和专业技能课程组织实施教考分离,全面促进专业课程教学质量提高。
(三)强化课堂教学规范管理
1、健全教学评价标准,完善考核评价机制。修订《教师课堂教学行为规范》,制定《教师课堂教学基本要求》和《教师教学质量考核办法》。
2、认真落实《学校听课制度》,全面实施推门听课;由教学科研处牵头组织教学课堂日常巡查,及时掌握课堂教学实情。听课评价、教学巡查结果纳入教师考核;对于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相关系部研究和解决,教学科研处要做好跟踪,将问题解决情况纳入系部月度考核范畴。
3、组织开展示范课教学和优质课评比活动,每个系部每年组织专业带头人不少于1次、骨干教师不少于2次的示范课教学。学校每年组织优质课教学评选活动,以示范为引领,不断提高教学课堂教学能力。
4、加强学生信息反馈,教学科研处、系部每学期召开不少于1次学生信息员或学生座谈会,了解学生需求和意见;每学期组织1次学生评教活动,建立信息化测评平台,学生测评将纳入教学教学质量考核范畴。
三、工作要求
1、加强组织学习,统一思想认识。各部门要组织相关制度文件培训学习,让教师全面了解文件精神,更新质量观念,树立质量意识,充分认识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性,要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部门领导要率先垂范,分工协作,各负其责,
2、强化过程监督,确保工作落实。各部门要将任务分解和细化,做到真抓实管、严抓细管、敢抓善管,切忌形式主义,走过场,发现问题,及时研究解决,确保日常工作步步实效,环环优质,整体高效。
3、加强合作协调,形成联动机制。要加强校系之间,教学部门与学生管理部门之间,任课教师和班主任之间的联动,形成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