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教务管理 |
教案和讲稿撰写规范
发布者:教学科研处 发布时间:2016-12-15 阅读:次
教案和讲稿是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组织教学的必备教学文件,是保证教学质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基本保障和重要依据。撰写教案和讲稿是教师组织落实课程标准的基本环节。为进一步提高教师备课质量,规范教学行为,加强教学管理,特制定本规范。
一、教案、讲稿编写应明确的几个概念
(一)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依据职教课程的目标, 根据人才培养方案,以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技能培养为重点,对教育教学应达到的指标所做的具体描述,是课程组织与实施的纲领性文件。
(二)授课计划:授课计划是任课教师根据课程标准要求,科学安排的课程教学进度表,是确保教学任务按时并保质保量完成的基本教学文件,是实施教学检查督导工作的重要依据。
(三)教案:教案是依据授课计划的进度要求,为完成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教学任务而准备的教学工作计划,是教师以课时为单位编写的实施教学活动的具体方案,是落实教育思想、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考试方法的具体措施,是指导具体教学实践的重要依据。
(四)讲稿:讲稿是教师的讲课稿,是对全部讲授内容的具体组织和表达,是讲授内容的文字描述。教师在编写讲稿时,可根据学生的层次、专业、知识面、知识的连续性对教材内容进行必要的增删,同时应加进学科前沿的知识。
(五)讲义:讲义是讲课教师自己编写的未正式出版的、供学生使用的教材。
二、教案、讲稿的主要区别
(一)教案所承载的基本内容是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信息,讲稿所承载的基本内容是知识信息;即教案解决的是“怎么教”的问题,讲稿解决的是“教什么”的问题。
(二)教案的思路形成,受教学过程的管理逻辑支配;而讲稿的思路形成,则受教学过程的知识逻辑支配。
(三)教案与讲稿,二者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
(四)在内容上,教案涉及的是组织性项目,讲稿涉及的是知识性项目。
(五)在表现形式上,教案则是几百字或千余字即可,讲稿篇幅则较长。
三、教案编写的基本原则
(一)教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教案构成要素进行编写,并对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详细说明。教案应附上课程课程标准和授课计划。
(二)撰写教案首先要钻研课程标准和教材,弄清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具体章节(课题)的具体内容和要求,了解课程体系、结构、重点章节(课题)以及各章节(课题)的重点、难点。其次要注意广泛阅读本门课程的相关资料,了解本学科、专业发展的方向,对课程有关内容作必要的补充。第三要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理解能力,对讲授内容进行合理安排和设计。
(三)教案是授课教师教学思想、教学方法的重要体现,它反映教师的自身素质、教学水平、教学思路、教学经验。为此,教师应该认真分析教学内容,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教学条件,制定出适合听课学生的教学方案,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四)编写教案要处理好应该教什么和学什么(目标),如何教和如何学(策略),教的怎样和学的怎样(评价)的关系。
(五)教案应具备以下几个基本要素:
1、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师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想要达到的结果。教学目标应说明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对学生知识的领会与掌握、能力的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等具体要求。要简要注明课程标准要求掌握、熟悉、理解和了解的内容。
2、教学内容:是指通过对课程标准、教材和主要参考资料的研析,确定课程教学或课堂教学知识信息的总和及其重点、难点。
3、教学方法:是教师把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的手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采取多样化和灵活性的教学方法,要注意体现启发式教学。
4、教学过程设计: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对课堂教学活动的精心设计和妥善安排,以保证教学的每一步骤、每一环节都按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以充分发挥每一分钟的效能。
5、教学后记:是对课程所计划的教学目标和要求、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教学方法、过程设计等在课堂教学中实际效果的整体评价,总结出教学成功和失败的经验和教训,为不断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创造条件。教学后记可写自己课前估计与讲课现实有哪些差异,为什么?哪些地方讲得好,有什么经验?哪些地方讲得不好,原因何在?课堂上出现了什么意外问题,应注意些什么?新授课方法的运用效果以及学生的反映如何等等。
在这五个因素中,教学过程设计是整个教案的主体部分,既体现出教学活动的逻辑程序,又要划分出若干环节或步骤,并考虑到它们的时间分配、具体方法的应用,相互间的衔接、过渡,以及教学过程与板书的协调等等,充分反映教师教学设计思想,体现教师的教学经验和风格。
四、讲稿编写的基本原则
讲稿由教师围绕教案规定的知识点和教学要求进行扩充,是教师个性、风格、学术特色和创造性劳动的具体体现。它反映了教师对教学内容的领会、熟悉和再创造;反映了教师对本学科研究进展和相关学科知识的综合了解与应用程度。
讲稿是对全部讲授内容的具体组织和表达,要求尽可能详细、全面。在章节表述、学时安排、授课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应与教案保持一致。
讲稿应与讲课的内容相结合,可以在讲稿左侧留出备注栏,用于举例以及新增内容等的书写。讲稿采用纸质形式,可以手写也可以打印(打印的讲稿每次上课应有标注或批注;手写讲稿要求字迹整洁,用钢笔或圆珠笔书写),可采用活页方式,按章分别编制。
五、教案、讲稿编写的说明
(一)任课教师必须在上课前提前1周(学期开始前为2周)写出所授课程的授课教案和讲稿;对于分层次教学的课程,教案、讲稿可以是一个,不必分别编写。
(二)一般以一次课堂教学(2学时)为单元撰写教案(如一页不够,可续页)。
(三)讲稿和教案要严格按课程标准编写,并根据社会的发展及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及时增加和补充前沿内容,教案每学期编写,讲稿每年都应修订。
(四)课程教案的格式可参考教学管理规范提供的模板。在确保教案、讲稿质量的前提下,鼓励教师形成个性化的、特色突出的优质教案和讲稿。
(五)电子教案、CAI课件和网络课件等不能代替授课教案或讲稿。
(六)对于具有特殊要求课程的教案、讲稿撰写,各教学单位应制定出统一规范并在教学科研处备案。
六、本规范自公布之日起执行,由教学科研处负责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