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教务管理 |
课堂教学管理规范
发布者:教宣 发布时间:2017-04-12 阅读:次
课堂教学是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主要环节,是教师传授知识、培养学生技能、能力和良好道德品质的主要途径。为提高我校教师课堂教学质量,严格课堂教学管理,规范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确保教学秩序的正常运行,特制定本规范.
第一条 教师在课堂上应模范遵守国家法律和学校的各项规定。坚持教书育人,自觉遵循教育规律,因材施教,以高尚师德、人格魅力和学识风范教育感染学生,做到严谨治学,为人师表,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第二条 所有承担教学任务的教师,应服从学校的安排,按照各教学环节的要求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开展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研究与改革。
第三条 任课教师应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的要求,按教学进度计划,认真备课,撰写好教案和讲稿。在充分备好课的基础上,准备好各种教学用的教具、模型等;使用多媒体上课的教师,要做好多媒体课件。
第四条 任课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支持者,必须严格按课程表上课,做到不迟到、不拖堂、不提前下课。
第五条 任课教师在课堂讲课时,要站立讲授,要求衣冠整洁、仪表端庄,言行文明、举止得体,做到“六不”“六带”。“六不”:即不着奇装异服,不讽刺挖苦学生、不歧视学生,不以任何形式辱骂、体罚学生,不发表与教书育人无关的言论,不做与教学无关的事。六带:即必须携带课程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授课计划、教案、讲稿、教材及教学记录和必要的教具。
第六条 课程的第一堂课,任课教师要以适当方式作自我介绍,如:介绍内容主要为姓名,办公地点、所在部门、联系方式等,可以将姓名、联系方式介绍投影在屏幕上或写在黑板上。同时任课教师还应介绍本课程在本专业的地位与作用,课程培养的目标,以及本课程讲授的主要内容、课时分配、教学方法、学习方法、考核评价方法,使学生对本门课程的有一个系统的了解。
第七条 任课教师必须加强对学生的课堂管理,维护好课堂教学秩序。
1、任课教师在课堂上应关闭通讯工具,严禁接听、拨打电话、收发信息等。同时要严格要求学生关闭通讯工具,对没有关闭通讯工具而在课堂上响动的学生提出批评。
2、教师要做好学生上课考勤工作,对上课迟到、早退或旷课学生要登记,并在课后将考勤情况及时上报给系(部)办公室,由系(部)办公室每周进行通报。
3、教师在课堂上应严格要求学生,对学生课堂上的不当行为和违纪行为要及时给予批评教育,维护好课堂教学秩序。
4、教师每次课要认真填写课堂教学日志。
第八条 任课教师应根据教学对象的层次和差异,采用有效的教材、方式和方法进行教学,要重视对学生的学习方法指导和课堂教学效果信息的反馈,做到课堂“教”与“学”双向互动。
第九条 任课教师要合理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能够自已制作多媒体课件,能熟练操作多媒体设备进行多媒体教学,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第十条 任课教师对授课内容要熟练,力求做到脱稿授课。要求使用普通话教学,语言要准确、简练、生动;板书清楚适当,文字、符号、公式、图表等书写要规范。
第十一条 任课教师必须严格按照学期授课计划规定的内容和进度进行教学,不得讲述与课程无关的内容。不得随意在课堂教学时间内,安排学生长时间预习、复习或自习。对于习题课或讨论课,要有明确的教学目的和要求,指导学生演练和讨论;讨论课要鼓励学生踊跃发言,充分阐明自己的观点,既要允许发表不同意见,注意扶持那些具有创新精神的见解,又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讨论结束时,教师应予以总结,深化讨论效果。
第十二条 教师要重视讲课效果的信息反馈,恰当分配课堂时间,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讲课进度与讲授方法,力求使教与学两个方面协调一致,教学过程结构紧凑,教师讲课与学生思考相结合。
第十三条 认真落实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开足相应实训、实验课;在实训、实验课中,任课教师要教育学生爱护设施、设备,维护好各教学场地的卫生,认真指导学生掌握操作方法,切实做好组织工作,教育学生注意设备和人身安全,不能对学生造成任何伤害。实训课程必须组织专题安全教育,在教学计划中有安排,在学生实训报告有记录,提高学生安全意识,学生进入实训场所必须要求穿戴的防护用品,加强安全管理。
第十四条 在体育课中,任课教师要对学生着装提出明确要求,要教育学生爱护设施、设备,维护好各教学场地的卫生,认真指导学生做好热身准备,切实做好组织工作,教育学生注意设备和人身安全,不能对学生造成任何伤害。
第十五条 课程的最后总复习课,教师应对课程主要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复习,但不得泄漏考试内容。
第十六条 课程结束后,教师应按学校要求认真组织考试,并结合学生平时到课情况对学生学业成绩进行客观、科学的综合评价,合理评定成绩。
第十七条 本修订稿自修改之日起实施。由教学科研处负责解释。